欢迎来到北京理工大学校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刊文苑  >  校友文苑

启·承——参加北京理工大学四川校友会年会有感

访问次数:    更新时间:2016-01-27   

供 稿:赵代濯 校友        编 辑:冯 玲 

    “你在中教的教室里笔耕不息,我在北湖的木桥上听风喂鱼......”,本以为毕业遥遥无期,转眼我们便各奔东西,而今天,北京理工大学四川校友在成都欢聚一堂,开启新的篇章,传承北理精神。 
       
    作为2011级毕业的北理学子,从2015年九月初到现在,加入成都校友会已经有半年,如果问我在校友会收获了什么,我想应该是—— 情怀·温暖。
     
    这是一个大家庭,家里有德高望重的老者,有血气方刚的热血青年。之前在学校也有细细体会“德以明理,学以精工”的内涵,有时也会想延安精神应该如何实践?抑或在心里发问:实事求是真的好难,前辈们是如何做到的?在学校的时候,我们对这些北理精神的认识大底都是停留在精神层面的,我们很钦佩这种精神,但是好像又离我们很远。而今,在这个蓉城的北理大家庭,听邹会长诉说当年每天吃五个窝窝头研发火箭的故事,闻各位师兄师姐的工作创业经历,字里行间,我体会到了一种很微妙的东西:一种北理人的情怀。从他们身上,我知道了“修”才能“德以明理”,“勤”方可“学以精工”。我们虽然不能做各种改变人类改变世界的大事,但是我们可以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做到“ 实事求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想想我们老一辈走过的路,历经的艰辛,而他们最不愿看到的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在他们上一代人用血和汗换来的幸福的基础上一事无成,想想这些,我们便有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我想,这大概就是延安精神吧。
    温暖——这是一种属于北理人的归属感,无论我们之前是否在学校认识,我们都曾在中教的教室里笔耕不惜,都在京工的食堂里举杯欢聚。从六月份毕业,到七月份接到四川校友会的电话,我感觉在这个组织里,我们于北理从未离去,只是在另外一个地方以一种不一样的方式表达我们对母校的爱和感恩。在这个大家庭里,生活的烦恼,和小伙伴们说说,工作的事情,向师兄师姐谈谈......周末节假日还可以一起爬山、游玩、谈人生、聊理想......
       
    而今天,一年一度的年会在福德酒店隆重召开,听着老校友们讲诉着当年的故事,与大家共进午餐,参与节目表演,还有大家最期待的抽奖......北理人在这蓉城最冷的天气里欢聚一堂,此时的我们,心里很温暖,也很感动。就像今天的白族舞蹈所歌唱的一样“金花花哟遍地开,花香香哟人人爱”,但是“好花开在陡石岩”,“蜜蜂采花顺山来”,只有“风吹雨打不回头”方得“春风吹到花自开”。要想得到别人得不到的东西,我们就要付出别人不能付出的付出。
    总而言之,北京理工大学四川校友会的前辈们无论是在事业还是生活上,都给予了我们很多帮助和启迪,我想,我们新的成员应该将这份思想传承,将我们的明天和校友会的明天都建设得更加美好。
    一路上有你,有我,有北理人,we are family!期待明年春天再相聚......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