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理工大学校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风采  >  走访校友

李相浩校友:筑梦南疆,为青春续航

访问次数:    更新时间:2017-05-22   

文章来源:北理就业公众号

 

校友简介:

   李相浩,我校2015届管理与经济学院校友。2015年被派遣至新疆阿克苏地委组织部(国家专项),现任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温巴什乡人民政府乡党委秘书。

   

   习总书记说过:“青年时代选择了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了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在人生的关键时期,我们扣好了第一粒扣子,这对我们今后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2015年7月,我很荣幸地成为第一批新疆招录北京地区优秀高校毕业生赴南疆乡镇基层任职中的一员,成为这批有理想、有干劲的青年中的一员。


笃定信仰,放飞梦想,青春无悔

   2015年6月中旬,新疆招录工作在北京市市委、市教委和学校各级领导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开展。经过多次与老师、父母沟通,在得到父母同意和自己反复思虑权衡后,我最终提交了去往南疆工作的报名表,并顺利的通过了之后的面试和体检。2016年8月,李和章副校长一行不远万里来到了阿克苏,带来了母校的问候,于百忙之中还抽出时间与我们在南疆工作的三名同学进行了座谈交流,耐心的听取了我们的汇报,高度赞扬我们选择到南疆乡镇基层工作的情怀,勉励我们扎根基层,奉献边疆。我们感受到了母校无微不至的关怀,感动之余更多的是责任,作为北京理工大学第一批赴新疆南疆基层乡镇工作的毕业生,我们有责任铺好北理工学子西部之行的第一个台阶,用真实的经历和出色的业绩去回报母校。
   常言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我远离家乡来到新疆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青年才俊。他们来自北京、湖南各个高校的不同专业,有博士、硕士研究生也有本科生,有担任过大学辅导员的老师,也有在基层呆过的大学生村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所长,其中擅长书法和写作者颇多,还有音乐专业、舞蹈专业、体育专业的佼佼者,为了同一个梦想我们相聚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大家庭,我们不分彼此、互相扶持,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拥有了母校这一坚强后盾、家人的全力支持、为梦想一起奋斗的战友,我才有机会见证到向往已久的大美新疆。


坚定信心,立足基层,脚踏实地

   2015年7月22日,我们历经52个小时的车程到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乌鲁木齐,这个祖国西北边陲的省会城市让我们耳目一新,这是一个充满包容性的的地方,各族人民、各种文化在同一片天空下相得益彰。车辆在市内穿梭,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车水马龙,国际性大都市扑面而来的现代气息有种身处东南沿海城市的感觉,这个地方和荒凉、落后毫无联系。
   到达乌鲁木齐第二天,我们便开始岗前培训,开班仪式上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马学军亲临授课,他教导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选择,不忘初心,弘扬新疆精神,热爱基层、投身基层、奉献基层,与南疆干部一道拼搏,与新疆长治久安同行。在新疆干部学院培训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给我们写了亲笔信,要求我们“要像天山雪松、绿洲白杨、戈壁红柳、沙漠胡杨一样扎根边疆”。乌鲁木齐的培训结束后到达阿克苏地区教育学院,开始长达四个月的维吾尔语语言培训,阿克苏地委书记窦万贵和地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刘新利为我们接风洗尘,阿克苏地委副书记、地区行署专员麦尔丹给我们上了第一课。培训期间,各级领导对我们的饮食起居、思想动态等都非常关心,并多次来培训学校看望我们,为我们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给了我们如家一般的温暖。
   2015年11月份,培训一结束我们就分配到了阿克苏地区八县一市的各个乡镇,我分到了拜城县温巴什乡党委综合办公室,主要负责“访惠聚”工作组的联络工作。转发文件、通知, 收集资料,撰写总结,报送材料,经常随同领导和同事们走村入户督促检查,晚上回来撰写信息简报、整理档案材料。截止目前,共报送各类信息简报60多篇,被各级新闻媒体采用40多篇。看到自己撰写的稿件一篇篇被采用,心里就会有一种成就感。通过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多方面收集基层素材,使我加深了对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的认识,了解掌握了基层更多的实际情况。
   当时正值冬季农闲时节,乡镇主要工作是组织居民群众开展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各类文体活动,除了在办公室做档案材料外,我有幸成为乡里“访惠聚”驻村干部,让我有机会走出办公室,走进居民群众的家里了解情况,做好每一次走访入户的情况登记,对辖区内的居民做到“四知四清四掌握”,一开始因为语言不通让我很苦恼,我利用值班时间用简单的维语和民族同事交流,从“你好”到“请问你找谁”,我已经能够单独处理好每一位来访群众的问题。
   在外出采集资料时,每当我拿着相机拍照,身边总会围着一群维吾尔族小朋友,他们“阿喀、阿喀”的喊着,让我给他们拍照。看着他们渴望的眼神、淳朴的笑容,我会情不自禁地给他们一一拍照,几句简单的维语交流,一些流行的拍照姿势,就是我们情感交融的最好方式。日子久了,我就成了村里小有名气的“摄影师”,一些村民主动请我给他们拍全家福,渐渐地他们就把我当成了朋友、当作了亲人。我想,一个人的力量虽然有限,只要长期坚持下去,与少数民族群众打成一片,就会播下民族团结的种子,民族团结之花就会盛开。

 

坚持梦想,不忘初心,续写非凡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每个人都怀揣着一个梦想。当我远离了都市的繁华,城市的喧嚣,沉淀了心情,在这里驻足、扎根、守望,似乎失去了一些东西,但我没有失去最为宝贵的青春理想。相反,我正用汗水见证着成长,用奉献丈量着价值,用平凡演绎着非凡。
   当前,新疆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历史时期,迎来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难得历史机遇。新疆大有可为、南疆大有作为,我一定会像天山雪松、绿洲白杨、戈壁红柳、沙漠胡杨一样,扎根基层,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在南疆成就我的梦想,做一名政治上强、能力上强、作风上强的新疆特色基层好干部,让党的旗帜在基层阵地上高高飘扬。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