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理工大学校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风采  >  走访校友

罗吉江校友:坚持自己所学,更好服务社会

访问次数:    更新时间:2017-03-02   

         供稿:校友志愿者协会  朱志鹏       编辑:校友工作志愿者  冯玲


    2015年年底,北理工苏州校友会常务副会长罗吉江获评苏州工业园区第九届科技领军人才,我们在“校友之家”对其进行了访谈。他性格爽朗,整个访谈过程都处于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访谈过程中,罗吉江校友脸上一直挂着笑容,回忆了在学校求学时的点点滴滴,表达了对学校、对老师的感激,再根据自己毕业后的工作及创业经历,与我们分享了他的人生感悟。

 

化学,一生的坚持

    谈到大学生活时,他双眼闪烁着光芒,脸上洋溢着温馨的笑容。他回忆道,当时那个年代虽不像现在信息网络这么发达,但他们的大学生活也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其中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学校的足球场和图书馆,白天课后约上同学一起驰骋于足球场,晚上再遨游于图书馆知识的海洋中。
    本科毕业后,他依然选择本专业研究生继续学习,师从刚从美国归来的谭惠民老师。提及谭惠民教授,罗吉江钦佩地说,他治学严谨,学风正派,虽不苟言笑,但学术思想活跃,思想开明,支持学生的兴趣、想法,这对他的科研生涯乃至一生都有着很深远的影响。
    研究生毕业后,他到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攻读博士,之后自主创办的北京度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也是与化学高分子材料息息相关。联系他的科研及创业经历,他说,“坚持自己所学的专业,才能更好的发挥专长,更好的服务社会。”正是罗吉江对化学的热爱与坚持,凭借自己的所学所长和日复一日的积累才取得今天的成绩,可以说也正是他对化学的这份热爱与坚持为他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创新,前进的动力

    谈话中,罗吉江校友多次提到“创新”这个词。他说:“创新不能是‘拿来主义’,现在很多人直接引进国外的东西,虽说在国内是走在前列,但这样永远落后于国外,究其根本,真正的创新需要自主研发创造。”

    他勇于尝试探索未知的事物,骨子里有这么一种积极进取、探索创新的精神。在大学期间,他就结合家乡的地理特色,协助家乡企业进行植物油脂的开发应用;之后在研究生期间,又前往中国农业大学,为企业找寻关于发酵项目的专家老师合作。
    1993年,罗吉江校友在化学研究所任副研究员,其承担的《细旦、超细旦丙纶长丝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是所里的重点项目。而时值国家科委、教委、科学院共同促进产学研,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该项目也成为全中国产学研首选示范项目。也正是由于他在化学高分子材料的突出贡献,于1993年获得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科学院十大杰出青年奖,    1994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待遇,1996年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8年,他开始创办公司,自主研发并生产当时被国外企垄断的聚丙烯双向拉伸薄膜(BOPP)功能添加母料,不仅实现了自己的快速发展,也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外汇。2012年起,罗吉江校友带领公司在苏州工业园区专业从事环保抗衰减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及背板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说到这项产品,罗吉江神情带有一丝自豪,他说这个产品是真正做到无污染太阳能电池,清洁能源清洁化发展的产品,这在国际上都是走在前列的。

 

    度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文化凝练为“专业带来信任,创新成就未来”。而正像该这句话说的一样,罗吉江一直坚持学习与研究的就是化学,创办公司生产的产品也是化学高分子材料类,这便是以自己的专业所长赢来他人的信任。而在公司的发展历程中,创新永远是前进的动力,从长纤维到短纤维,再到如今的环保抗衰减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他一直坚持自主创新的理念。


母校,永远的根基

    作为苏州校友会的副会长,罗吉江校友谈及校友工作时,首先对母校校友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认为校友会的存在对校友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合作起到了积极作用,有一些影响是立竿见影显而易见的,有一些影响又是长远而又潜移默化的。就他自己而言,苏州校友会的存在首先让他能一直与母校与其他校友保持联系,对母校的这份感情是永远不会变的,其次通过校友会这个平台他又能认识许多朋友,也拓宽了自己的人脉。

 

    他说自己是一步步从小公司起家的,深知创业的艰难,就连现在他创办公司已近20年,仍会碰到很多难题。罗吉江校友说非常感谢母校对他事业的支持。日后也会在苏州校友会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作用,为校友更好的服务,也更好的反馈母校。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