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理工大学校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风采  >  走访校友

杜然校友:做自己喜欢的事儿

访问次数:    更新时间:2017-03-02   

供稿:杜然 校友    编辑:校友工作志愿者  冯玲

【编者按】
    2016年12月27日,北京理工大学“特立论坛”—青年学者论坛在学校国际交流中心隆重拉开帷幕。杜然、代文林、李庭杰、郭秋泉等6名青年校友带着相关研究领域的前沿学术报告,从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沙特阿拉伯王国回到母校,参加这场学术的饕餮盛宴。校友会办公室邀请这些青年学者到校友之家座谈,聆听了他们的成长心声。今天小编推出材料学院杜然校友关于北理工学习、生活的回忆以及学术求索的感悟,与校友们分享。

    校友简介:杜然,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专业校友。曾获得4次一等奖学金,2次二等奖学金;2次国家奖学金;优秀学生;优秀学生标兵;国家挑战杯二等奖。毕业后去往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硕博连读(已毕业),新加坡南洋理工博士后(在读),德国德累斯顿工大博士后(洪堡学者,即将入职)。
    毕业五年后,我有幸以“海外青年学者”的身份重新回到母校,参加“第二届特立论坛之青年学者论坛”。感慨于北理工的求贤若渴,欣慰于母校的蒸蒸日上,惶恐于自己的才疏学浅,意外于校友会的热忱相邀。在此斗胆提笔献拙,若学弟学妹们能从我的经历、故事中获得助益,自是最好不过。


本科

    大家想必还有印象,良乡校区南操场东侧台阶上的刻字“9.17”。


    2007年9月17日,随着917路远郊车到站,我作为良乡校区的第一批学子之一,来到了北理工良乡校区。怀着对大学生活的无限憧憬,我来到这个图书馆尚未建好、只有一个食堂开放用餐、距离郊区卫星城尚有二三十分钟脚程的良乡校区。夜晚,在学校安排的烟火表演中,开始了四年的本科生活。


    良乡校区远离市内的喧嚣,是静心治学的好所在。然而,北理工昂扬的精神,却不会因此稍有消沉。印象最深的是学院组织的“入学教育”内容之一——看升旗。凌晨一点半左右,顶着困意与严寒,我们在学长们的带领下乘大巴前往市区。在长安街上放声高歌,在学长们手拉手围成的保护圈中在人群间穿梭,在天安门广场仰视与旭日同升的五星国旗……北理工的综合实力虽然没法和Top 2高校抗衡,但那种少年人独有的锐意进取、勇往无畏的精神却是无以伦比的,时刻鞭策着我奋勇拼搏。
    学习是学生永恒的主题。我一直以读博为目标,早早做好了长期学习的打算。因此,大学期间,我绝大多数精力都放在学习上。“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再加之专注与耐得住寂寞,我一直维持着专业第一(五次)或第二(两次)的位置,两度获得国家奖学金。在理论知识学习方面,经验大概有三点。

    第一,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求知,不是为了成绩;在努力求知的路上,好成绩不过是自然获得的附属品,切莫本末倒置。
    第二,我们很难喜欢所有课程,但只要不去刻意加深坏印象,潜心学习,就一定可以取得好成绩。
    第三,学习不是死记硬背,而在于融会贯通。当你将知识抽提基本要点,组成一个体系后,不仅可以更牢固地记忆,对以后的研究工作也极有好处。譬如,学过各种化学后,留下的精华只有一条:一切结果都是热力学与动力学原因的共同作用,仅此而已。铭记这一点,遇到具体问题,都可以从它出发思考分析,而所有的现象,最后也总会归结为这一点。

    学到深处,文科的极致是创作,而理科的极致则是科研探索。我们在大三时返回校本部,第一次接触到专业课老师与学院的实验室。大三下学期开学,我正式开始从事真正的科学研究。组里人员很少,故虽然我只是一个本科生,仍得到了一个独立的研究方向。从最开始一周都啃不下半篇英文文献,到十三个月后文章在当时影响因子大于5的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课题组几年间所发表的影响因子最高的论文),其中的辛酸喜悦,难以尽述。后来,我亦凭借相关研究工作,代表学校在国家挑战杯竞赛中获得二等奖,实现材料学院在国家挑战杯竞赛中零的突破。
    科研的基础是兴趣,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习、思考、实验、创造、收获。科研中包含各种因素:研究方向、运气、导师、理论知识、实验技能等等。因此,路上虽有画中仙境,却须披荆斩棘才得窥觅;如果没有强烈的好奇心与兴趣,很难走远。当时,我虽然只是一介小本,做起实验却绝不比研究生轻松。当啃着从职销社买来当午饭的义利果子面包时,当踏着夜色静静走在回新一的路上时,当回寝发现已经熄灯或者大家在打游戏时,我丝毫没有怨怼之情,因为,我喜欢我所做的事情。简而言之,我认为,科研的精髓是在好奇心的驱动下追猎心中美好梦想,并努力亲手缔造这种美的过程。文章、产品、获奖等等,永远不是科研的灵魂与目的。如果决心做科研,请一定做一个初心未泯、为逐梦而来的科学家。在这里,我也想强调一点,科研并不是唯一的出路。科研也好,工作也好,全无贵贱之分,不过看你的兴趣所在罢了。带着兴趣做事,才可成事,才能够让人生充满精彩与快乐。
    大四前的暑假,我在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举办的夏令营中获得优秀营员资格,最终顺利保研。保研的经验有几点。
    第一,努力学习。即便走最简单的夏令营方式进行保研,也须经历长达三小时以上、六门化学基础课的笔试。作为工科生,为了应对纯理科的化学专业,我几乎买遍了北大的全套化学教材,在课间、在课下、甚至在春节期间都在学习,最终达到要求的分数线。
    第二,请自信。面试所占比重大于笔试,这时,要求的不仅是你的专业知识,更是你开阔的眼界,独到的见解,与必胜的信心。
    第三,仔细关注学院、学校的保研政策与重要时间节点。


博士

    我自2011年保送进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读博。北大化院是北大人公认的“砖院”,它不仅是北大理科在世界排名最靠前的学院,更是国内化学实力最强的化学院。得益于在北理工培养的自信与受到的科研训练,加之自身对化学强烈的兴趣,我在这里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发表一作/共同一作论文10篇(8篇论文影响因子大于8),历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院的化学之星称号、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等等奖励。
    博士阶段更多依靠的是自主,换句话说,更依赖于源于自身的驱动力。你可能心情不好,一周不去工作,也可能想到有趣的idea,连续几天15小时以上工作。自由的环境,是学者的天堂,却是怠惰者的地狱。当然,进一步放开思路,博采众长,真正将知识做到融会贯通,同样重要。需要强调的是,永远不要以毕业要求来要求自己。我本科发表的论文,已足够达到当时北大化院的博士毕业要求(发表论文的累积影响因子>4)。但是,学无止境,即便走到今天,我在学术上仍有许多欠缺,需要更多的磨砺。所以,请设定自己的目标,不要太在意外界的评价体系。
    北大的一个诱人之处在于兼容并蓄,不仅科研的气氛浓郁而自由,其他方面亦如是。譬如,在这里,有百多个社团供你挑选、尝试,在这里,几乎每小时都有值得去听去看的讲座、课程、演出。沐浴在深厚的人文环境之中,对工作、对生活都是大有裨益的。在这里,你将明白,学术并非一切,外面的世界远比你想象得宽广浩大。希望各位在学习之余,能更多地去体悟生活。毕竟,健全的人格,幸福的生活,才更接近人类的终极意义吧。


博士后

    博士毕业后,我首先在导师的推荐下来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继续从事科研工作。同时,也申请并被遴选为洪堡学者,将于数月后前往德国德累斯顿工大进行博士后研究。
    博士后,是介于博士与工作之间的一种状态。由于资历较浅,岗位有限,故将来若决定在高校或研究所继续从事科研工作,毕业后通常需要去海外进一步历练。博士后的申请,大概有三条路:导师直接推荐,公派留学,自己寻找位置。第一条路常常是首选,这样可以省去海投简历的繁琐过程,而且通常成功率极高。第二条路,通过留学基金委或其他组织(如高校),申请国内资金的资助,完成博士后研究。这种方式,常常伴随一些附加条件,如出国年限的限制,博士后研究成果的要求等等。第三条路,自行申请。这里又分为两类,一类是申请对方导师的资助,另一类是申请外国政府的资助。
    博后申请的经验,充斥于各大网站(如小木虫等),不再细表。简而言之,导师的强烈推荐,自己的深厚实力、有创意的proposal,是三个决定性因素。


寄语

    北理工是一个很好的起点与平台,随着其日新月异的发展,更是如此。能来到这里的诸君,切莫低估自己的潜力,亦切莫低估北理工对你的助力。希望大家能够在这里,培养自由的思想,激发进取的精神,明晰自己的目标,追逐自己的梦想;做一个不忘初心,思想独立,兴趣广泛,健康活泼的有用之人。
    良乡最早的男生宿舍名为“疏桐园”,我一直以为其名源于一首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愿我们都能够凭借自己的实力,勇攀高峰,向全世界喊出北理工的声音!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