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理工大学校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特立论坛”上的北理工青年校友们

访问次数:    更新时间:2017-01-04   

 供稿:校友会办公室  崔雨涵

      

     12月27日,北京理工大学“特立论坛”—青年学者论坛在学校国际交流中心隆重拉开帷幕。在参会的104名青年学者中,有6名北理工校友——郭秋泉、李庭杰、代文林、燕鑫、杜然、余皓然。他们在学术上精益求精,带着相关研究领域的前沿学术报告,从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沙特阿拉伯王国、中国香港回到母校,参加这场学术的饕餮盛宴。校友会办公室邀请这些青年学者到校友之家座谈,聆听他们的成长心声。 

                        
                               郭秋泉  2001级宇航学院校友、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 研究员
                               报告题目:面向工业4.0应用的增材制造技术

    此次回国参加特立论坛也是从国外的校友那里得知,很荣幸最后收到母校的邀请函。离开母校已经有9年多了,通过这次论坛,对母校的科研新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母校取得的成就感到无比自豪。
    当年出国深造,是受到恩师胡更开教授的影响,可以说是他带领我走入科研之门,并给于我指导和帮助。这次回来,看到北理的人和物,感到十分的亲切,在实验室也看到了当年在一起的师兄师姐和师弟们,看到这么多年轻学者,我看到了无限的希望,也希望有一天我也能为母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在这次的参观当中,也看到了学弟学妹们在科研道路上探索,相信大家很有可能会受到周围形形色色的环境的影响,我希望大家坚定自己的目标,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为自己的目标不断奋斗,走好每一步就是一步一步靠近成功。母校通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非常优越的硬件条件,这不仅给大家提供了机会,同时也是向大家提出更高的要求。祝愿母校越来越好!

   

                         李庭杰  2002级宇航学院校友、加拿大林产品创新研究院 研究员
                         报告题目:先进制造技术的前景与应用

    感谢“特立论坛”—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在这里我认识了不同领域的前辈、朋友。
    科研的道路是漫长的,而做科研最重要的是要诚实、正直,不浮躁,不盲目追求最终结果,要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个数据。我非常感谢宇航学院胡更开老师对我从本科生到研究生阶段的谆谆教导,是他让我养成了很好的科研习惯、为我们创造最好的科研条件并鼓励我出国增长学识、见识。最后,祝愿母校更上一层楼!

   
                     代文林  2004级数学学院校友、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 博士后
                     报告名称:Directional Outlyingness for Multivariate Functional Data

    感谢曾经的导师田玉斌将学校举办“特立论坛”—青年学者论坛的消息告诉我。在北理工的基础学习为我日后的科研打下了非常扎实的基础,当年出国留学也得到了师兄师姐的支持。
    沙特对于想要出国进行科研深造的学生优势在于薪酬丰厚,硬件设备非常先进,给予足够的个人时间。非常期望以后可以回到母校将自己的知识教授给更多的学生。

           
                                        燕鑫 2005级机械与车辆学院校友、美国休斯敦大学 博士后
                                        报告题目:长时间原子模拟离我们有多远

    从校友会官方微信平台获得“特立论坛”—青年学者论坛通知,很荣幸被选上。休斯敦地区的校友很多,之前学校老师过来招聘宣讲,校友们都很积极参与,虽然离开母校但依旧牵挂母校,校友间也非常亲切,关系融洽。随着越来越多的北理工学子出国深造,北理工的国际知名度越来越高,这对我在求学和求职的过程中都有很积极的影响。
    在国外学习需要过硬的基础课知识,北理工4年对学术的严格要求拓宽了我的研究领域。我认为学校对我们专业培养设计很有效,再加上提供给本科生诸多实践和科研的机会。基础课涵盖广,专业教育在所在领域也有一定深度。我个人受益匪浅,十分感谢母校!

      
                              杜然  2007级材料学院校友、南洋理工大学 研究员
                              报告题目:When conjugated microporous polymers (CMPs) meet aerogels

    这次重回北理,与同门师兄 一同参加“特立论坛”—青年学者论坛,我感到非常荣幸。在论坛上,我不仅了解到其他领域的知识,也欣慰地感受到北理工科研水平的不断进步。
    在北理期间,我不仅得到老师、学长们无微不至的帮助与关怀,也在北理拼搏上进的风气带动下获得诸多益处。目前在新加坡做博后,很快将以洪堡学者的身份前往德国进行学习。在此,我希望根据自己的经验,为师弟妹们提供一些浅见。
    首先,请追随自己的兴趣与梦想做事。兴趣是最有效的驱动力,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其次,保持谦逊的态度与好奇的心,多闻多看,多思多想,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最后,尽早明确自己的规划与人生方向,有目的的做事。希望大家都能够活出精彩而独特的人生!

   
                               余皓然  2009级信息与电子学院校友、香港中文大学 博士后
                               报告题目:基于博弈论的Wi-Fi网络资源优化及激励机制设计

    感谢曾经的辅导员王晓庸老师将学校举办“特立论坛”—青年学者论坛的消息告诉我。在香港学习日常繁杂的事务较少,可以把大部分时间投入到科研上。
很多本科生都是有能力在高质量会议和期刊发论文的,有志于从事科研工作的同学在本科阶段可以进入实验室提前接触科研,既训练科研基本功也为将来申请研究生作好铺垫。对于初次写论文,我建议多向前辈求教一些实用的技巧,且注意由易到难、不必要选太难的问题作起点。

   

                       第二届北京理工大学“特立论坛”—青年学者论坛分论坛
    校友会办公室围绕学校中心工作,聚焦国防科技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两个重点方向,充分利用校友资源,服务于学校的人才挖掘和引进工作。2016年期间,校友会办公室配合学校人事处、交叉科学研究院、国际交流合作处等部门,依托校友资源,组织海外校友们参加了英国、德国、美国、加拿大地区的14场海外招聘会。吸引了百余名校友参加,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提高北京理工大学的海外知名度。

来源: